ATAC-seq技術是使用高通量測序對Tn5轉座酶易接近性染色質區域(開放染色質區域)進行測序分析的一種表觀遺傳學研究技術。該技術通常和RNA-seq技術聯合應用于:開放染色質區域預測、轉錄因子結合位點及轉錄調控機制。
ATAC-seq和RNA-seq是發育、疾病、腫瘤、脅迫、藥物等研究領域常用的表觀多組學技術組合。
01. 案例背景介紹
紋狀體(striatum)失調會引發多種神經精神疾病,包括亨廷頓氏癥(HD)、帕金森氏癥、X-連鎖肌張力障礙-帕金森癥、成癮、自閉癥和精神分裂癥。人類的背側紋狀體由尾狀核和殼核組成,但在小鼠中由單個核組成,可以調節運動、獎勵和認知方面。紋狀體的功能依賴于神經元劃分為紋狀小體(striosome)和基質體(matirx),紋狀小體占據體積的10-15%,并分散在基質占據的80-85%中。紋狀體和基質的神經發生產生不同的波,但調節分區和神經元分化的機制仍是未知的。目前,還沒有穩健的紋狀體細胞生成方案用于體外研究和替代治療。
02. 案例設計和測序方案
英文:Unbiased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transcription factors in striatal compartmentation and striosome maturation
中 文:在紋狀體分區和紋狀小體成熟過程中鑒定到新轉錄因子
期 刊:eLife(IF:7.08)
數 據:材料是出生后3天(PND3)的Nr4a1-EGFP小鼠,通過熒光活化細胞分選(FACS)得到兩類細胞:Nr4a1-EGFP陽性細胞群代表紋狀小體,Nr4a1-EGFP陰性細胞群代表基質體,進行RNA-seq和ATAC-seq建庫(圖1)。